网站颜色:

二手 自动控制原理 第2二版 潘丰 机械工业出版社9787111496168

  • 二手 自动控制原理 第2二版 潘丰 机械工业出版社9787111496168
  • 价    格:84
  • 商品库存: 2610 件
  • 品牌:
  • 货号:5ea515e591e1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qincloud

        本商品由qincloud提供,通过qincloud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亲,欢迎光临江南大学小狐仙旧书店!!

正版2手 七成新 少量笔迹 不缺页 无破损 ,要求新书请绕行。

具体内容请参考宝贝详情。

不附带光盘、磁带、学习卡等,有特别需要请咨询店主是否齐全。18.5.24.

.

商品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第2版
作者:   潘丰 徐颖秦
市场价:   45.(咨询特价)
ISBN号:   978-7-111-49616-8
版次:   2-1
出版日期:   2015-07-15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目录
编者目录
前言
第1章引论1
11自动控制系统概述1
111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1
112开环控制2
113闭环控制3
114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5
115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5
12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6
121按信号流向划分6
122按输入信号变化规律划分6
123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6
124定常系统和时变系统7
125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7
126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与多输入
多输出系统8
13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和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8
131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8
132本课程的主要任务9
14自动控制系统实例*10
141磁盘驱动读取系统10
142烘烤炉温度控制系统10
143传动控制系统11
本章小结12
思考题12
习题12
第2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4
21线性系统的时间域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14
211列写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14
212线性系统的特点16
213线性定常系统微分方程的求解16
214运动的模态*17
22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18
23线性系统的复数域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19
231传递函数的定义19
232传递函数的基本性质20
233传递函数的常用表达形式20
234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21
24控制系统的结构图22
241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23
242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25
25信号流图和梅森增益公式31
251信号流图的组成及性质31
252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32
253根据系统结构图绘制信号流图32
254梅森增益公式32
26MATLAB中数学模型的表示*35
261传递函数35
262控制系统的结构图模型35
263控制系统的零极点模型36
本章小结36
思考题36
习题36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39
第3章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40
31系统的时域响应及其性能
指标40
311典型输入信号40
312时域响应过程43
313性能指标43
32一阶系统的时域响应44
321一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结构图44
322一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45
323一阶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46
324一阶系统的单位斜坡响应46
33二阶系统的时域响应47
331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结构图47
332二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48
333二阶系统阶跃响应的性能指标52
34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54
341高阶系统的时域响应分析54
342闭环主导极点55
3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56
351稳定性的概念及定义56
352线性定常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
条件57
353线性系统的代数判据——劳斯
稳定判据58
354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62
36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63
361关于稳态误差的基本概念63
362给定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
(静态误差系数法)64
363扰动信号作用下的稳态误差68
364提高系统控制精度的措施71
37MATLAB在时域分析中的
应用71
371用MATLAB求系统的时域响应71
372任意函数作用下系统的响应73
373LTI观测器74
374Simulink中的时域响应分析
举例76
本章小结79
思考题79
习题79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82
第4章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83
4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83
411根轨迹的定义83
412根轨迹方程及其幅值和相角
条件84
42根轨迹绘制的基本规则85
421绘制根轨迹的基本规则86
422根轨迹绘制例题97
43广义根轨迹100
431参量根轨迹101
432零度根轨迹103
44控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法106
441根轨迹与稳定性分析106
442根轨迹与动态性能分析107
443增加开环零、极点对控制系统
性能的影响108
444设计示例:磁盘驱动读取系统111
45MATLAB在根轨迹绘制中的
应用*112
本章小结114
思考题114
习题114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116
第5章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118
51频率特性118
51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118
512频率特性的求取122
513频率特性的图示法123
52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124
521比例环节124
522积分环节125
523纯微分环节125
524惯性环节126
525一阶微分环节128
526振荡环节128
527二阶微分环节131
528延迟环节131
53控制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132
531开环奈氏图132
532开环Bode图135
533最小相位系统和非最小相位
系统137
534延迟系统138
535传递函数的实验法确定138
5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141
541引言141
542幅角原理142
543奈氏判据144
544奈氏判据中N的简易判断方法146
55稳定裕量147
551相对稳定性147
552两个重要频率148
553两个稳定裕量指标149
554稳定裕量在Bode图中的表示151
555相对稳定性与对数幅频特性曲线
中频段的关系151
556稳定裕量指标的求解152
56频率特性与系统性能的关系154
561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与系统
性能的关系154
562开环频域指标与闭环时域指标的
关系156
563开环频域指标与闭环频域指标的
关系157
57例题精解*159
58MATLAB频域特性分析*163
581用MATLAB绘制奈氏图163
582用MATLAB绘制Bode图164
本章小结166
思考题166
习题167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171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173
61校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73
611校正的基本概念173
612常用的校正方法174
613校正的性能指标175
614校正装置及校正目标176
62串联超前校正177
621超前校正装置及特点177
622超前校正装置的设计179
63串联滞后校正182
631滞后校正装置及特点182
632滞后校正装置的设计183
64串联滞后渤前校正187
641滞后渤前校正装置及特点187
642滞后渤前校正装置的设计188
65PID控制器190
651比例不分(PI)控制器191
652比例参⒎(PD)控制器191
653比例不分参⒎(PID)
控制器192
654PID控制器的实现194
66期望频率特性法校正194
661期望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的
绘制195
662期望特性法串联校正196
67反馈校正198
671反馈校正的原理198
672反馈校正的设计199
673反馈校正的其他应用201
68复合校正202
681复合校正的基本概念202
682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校正203
683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校正204
69例题精解*205
610基于MATLAB和Simulink的
系统校正*208
(咨询特价)相位超前校正209
(咨询特价)相位滞后校正211
(咨询特价)利用Simulink工具箱实现系统
校正213
本章小结216
思考题217
习题219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222
第7章非线性系统分析224
71引言224
72典型非线性特性225
721常见的几种典型非线性特性225
722非线性系统的特征228
723非线性特性的应用230
724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231
73描述函数法232
731描述函数的定义及求法232
732典型非线性特性的描述函数234
733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240
734自激振荡的分析与计算241
74相平面法244
741相平面法的基本概念244
742相轨迹图的绘制245
743奇点和奇线249
744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253
75MATLAB在非线性系统分析中
的应用257
本章小结263
思考题263
习题264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267
第8章离散控制系统268
81引言268
811离散系统的基本概念268
812离散系统的特点269
82信号的采样与复现269
821采样过程269
822采样定理270
823零阶保持器272
83z变换274
831z变换的定义274
832z变换的性质277
833z反变换280
84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282
841离散系统的数学定义282
842脉冲传递函数284
843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286
844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287
85离散系统的性能分析291
851稳定性分析与判断291
852稳态误差及其计算293
853闭环极点与瞬态响应的关系295
854动态性能分析297
86MATLAB在离散系统分析中
的应用*301
本章小结303
思考题303
习题303
MATLAB实践与拓展题*306
附录A常用函数的拉氏变换表和z
变换表307
附录BMATLAB和Simulink简介308
附录C控制理论中常用术语的
中英文对照表311
参考文献322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面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自动化类学生,同时为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教学的需要,各章所述的基本分析方法尽可能做到相对独立,以便使用者灵活选择。全书从适应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角度出发,以经典控制理论为主,较系统地介绍了自动控制理论的基本内容,着重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及典型应用。全书共分8章,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概论、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时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控制系统的校正、非线性控制系统、离散控制系统等。本书内容新、实用性强、重点突出、叙述深入浅出、文字简明流畅。书中除有一般性的例题外和习题外,另有一实例贯穿教材始终,每章还附有综合性的例题精解以及MATLAB在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面的应用。每章都设有导读和小结,便于学生学习和总结。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学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以及系统工程、电力、冶金等专业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48-72学时)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自动化类各种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用书。     

 

热门设计联盟服务商